本文转自:镇江日报
本报通讯员宋亚君
本报记者王露
医院有一个不起眼的门诊,之前只有一位医生,只在晚间开放,专门服务甲沟炎患者。正是这个甲沟炎夜间门诊,从根本上解决了很多人的“钻心之痛”,开诊一年来,服务患者近人次,手术约70人次,患者病情改善率大于99%,复发率小于5%。门诊的开设人是个“80后”——该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张方曙。
每走一步,都要承受脚趾头里尖锐的疼痛,这大概是甲沟炎患者最深切的体会。常年在急诊工作的张方曙遇到过很多这样的病患。他发现,这些人中,大半是学生,他们白医院处理,只能晚上来看急诊。
“甲沟炎事小,但关乎莘莘学子,关乎每个家庭,很多人都不知道去哪里治疗,也没有时间治疗。”张方曙萌生了规范治疗甲沟炎,为学生群体服务的想法。这个想法医院支持,于是,他利用休息时间开设的甲沟炎特色夜间门诊在年6月份正式开诊。
甲沟炎的治疗是个脏累活,张方曙面对“臭脚”却毫不介意,只想着如何有效缓解病人的痛苦。去年12月的一个晚间,患者小安一瘸一拐地走进了诊室。张方曙很快就明确了他的症状:小安是重度钳形甲,一侧脚拇趾红肿化脓,引发了甲沟炎。“这种情况已经反反复复有一年了。”小安自述,脚拇趾经常会无故出现红肿疼痛。像大多数人一样,对于拇趾的“小”问题,小安并没有放在心上:“总想着过一段时间就会好的,可没想到现在已经严重影响正常生活了。”经问诊,张方曙了解到小安有个“怪癖”,只要看到脚趾甲有一点点长,他就会立马拿出指甲钳剪干净。得甲沟炎最常见的原因就是脚趾甲剪得太短,陷入甲皱襞皮中,趾甲自然而然就容易长进肉里边。
目前甲沟炎的治疗不同于传统的拔甲术,而是通过甲沟重建、趾甲成形,降低复发率。在治疗中,张方曙还创造性使用“人工甲板”维持静态的压力平衡。术后,小安的步态轻盈了,神情也轻松了。两周后复查,左足拇趾红肿已经消退,趾甲的卷曲程度明显变小,生长方向也明显改善,没有发生任何不适症状。5个月后他的新趾甲都长了出来。
“甲沟炎患者恢复过程相对较长,术后回访非常重要,比如皮瓣、趾甲生长状态,有灰趾甲需要同时治疗。”为了方便患者回访,张方曙向社会公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