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皮肤只是身体与外界的屏障,然而,皮肤病虽然不危及人的生命安全,但是其带给人的影响不亚于身体内脏器官疾病。
真菌性皮肤病是皮肤科常见的一大类由真菌侵及皮肤、粘膜、甲板及毛发引起的皮肤感染性疾病,不仅发病率高,复发率也居高不下。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真菌性皮肤病主要由三大类亲人性病原真菌所致,包括皮肤癣菌病、皮肤马拉色菌相关疾病和皮肤念珠菌病。而念珠菌是一种最为重要的医学真菌,能引起从浅至深的、几乎遍及所有组织的广谱病变,不仅是口咽、食管、肠道、阴道等粘膜部位上的定植菌,还是一种反映着宿主免疫力正常与否的“指示菌”。
01皮肤念珠菌病分类
1.念珠菌性间擦疹
2.芽生菌性指间糜烂
3.念珠菌性甲沟炎
4.假尿布疹
5.丘疹性皮肤念珠菌病
6.念珠菌性肉芽肿
7.先天性皮肤念珠菌病
8.慢性黏膜皮肤念珠菌病
02皮肤念珠菌病诊断“
1.直接涂片检查是诊断浅部念珠菌病重要的实验室检查方法,阳性结果对于皮肤和黏膜念珠菌病具有确诊意义。刮取皮损鳞屑或黏膜分泌物直接涂片,显微镜下观察到念珠菌特有的假菌丝和芽孢,即为阳性。如果涂片有大量菌丝,提示念珠菌为致病状态,对诊断有重大意义。但光滑念珠菌只能产生孢子,致病状态时也不产生菌丝。
2.真菌培养可以确定致病菌菌种并作体外药敏研究,但念珠菌尤其是白念珠菌在不同的部位属于正常菌群,故单纯真菌培养阳性并不能确定是否有念珠菌感染。对于临床怀疑诊断而直接镜检及培养阴性的患者,尤其是深部的皮肤念珠菌感染的诊断可以采用组织病理,在组织切片中找到病原真菌可以确诊。
念珠菌▲(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病理切片PAS染色中可见大量假菌丝和卵圆形的孢子,以角质层内为主。(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可以作为间接指标辅助诊断侵袭性念珠菌病。
”03皮肤念珠菌病治疗
1.局部治疗:多数皮肤念珠菌病患者局部外用抗真菌药物治疗有效。
2.系统治疗:环境真菌(包括室内真菌和室外真菌)主要累及皮肤深层和(或)皮下组织,形成真菌性肉芽肿,即深在性皮肤念珠菌病。对损害毛囊、甲沟、甲板、新生儿或并发系统感染者,可系统应用抗真菌药物治疗。
而对于深在性皮肤念珠菌病,可选用伏立康唑治疗,伏立康唑对念珠菌属(包括耐氟康唑的克柔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具有抗菌作用,对提高皮肤真菌病的治愈率和降低复发率都有很明显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维达,皮肤真菌病的防治策略与治疗进展[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4(3)-.
2王爱平,余进等,皮肤念珠菌病诊治进展[J],中国真菌学杂志.,7(6)-.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