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应性皮炎(AD)也称特应性湿疹,常见于儿童,也可见于成人。常伴有血清IgE升高,个人或家族特应性疾病史(I型过敏症、过敏性鼻炎、哮喘),是慢性炎症性、瘙痒性、复发性疾病,为患者带来了严重的身心危害。近年来,AD的诊断和治疗已成为目前临床皮肤科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
医院皮肤科主任张建中教授针对临床现状,以《特应性皮炎的诊断及「中国标准」的应用》为题,在北京大学特应性皮炎与免疫性皮肤病高峰论坛上,为我们进行了深度讲解,智汇君整理了部分精彩内容,以饕读者。
张建中主任医师
医院皮肤科主任
AD的分期及鉴别
根据AD的发病时间,可将AD分为三期:婴儿期AD,1个月至2周岁;儿童期AD,2至12岁;青年及成人期AD,约12岁以上。根据血清中是否有IgE的升高/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的出现,可分为外源性AD(有IgE的升高/过敏原特异性IgE阳性)和内源性AD(无IgE的升高/过敏原特异性IgE阴性)。
AD诊断标准的发展及评价
国际上现有很多AD的诊断标准:Hanifin&Rajka诊断标准、康田诊断标准、Schultz-Larsen标准、Lillehammer标准、英国(Williams)诊断标准、儿童哮喘和过敏国际研究(ISAAC)问卷、日本皮肤病学协会标准、Diepgen标准、Millennium诊断标准、丹麦过敏研究中心(DARC)标准。
以Hanifin&Rajka标准为例,有4条主要特征和23条次要特征,总共27条临床特征;诊断时必须满足3条基本特征+3条次要特征才能诊断AD。
因此,Hanifin&Rajka标准虽然比较全面,但较为复杂,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比较困难。英国Williams标准虽然将Hanifin&Rajka标准简化为6条,但仍不便于记忆。我国的康-田标准()将Hanifin&Rajka标准简化为2条基本特征和6条次要特征。
「中国标准」用于诊断成人/青少年AD
年,张建中教授等对例湿疹患者临床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了成人/青少年AD诊断的「中国标准」(张氏标准):
1.病程>6个月的对称性湿疹;
2.特应性个人史和/或家族史;
3.血清总IgE升高和/或外周血EO升高和/或一种以上特异性IgE阳性。
AD的诊断:1+2或1+3
特应性个人史是指曾经或现在患有过敏性鼻炎、哮喘或过敏性结膜炎等特应性疾病;特应性家族史是指三级亲属中有湿疹/AD、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或过敏性结膜炎等病史。该标准适用于成人/青少年AD的诊断。
「中国标准」对外源性AD和内源性AD均可诊断。AD的诊断要除外其他疾病(接触性皮炎,高IgE综合征,淋巴瘤等)。采用「中国标准」对例湿疹患者进行的AD敏感性分析发现其敏感性高达60.3%,显著高于Hanifin&Rajka标准(48.2%)和Williams标准(32.7%)。因此,对于成人/青少年AD「中国标准」更加敏感。
「中国标准」诊断的「」步骤
「」规则
为了皮肤科医生能有效掌握中国标准,张建中教授提出了诊断AD的「步骤」和「」规则:
「」步骤(一看二问三化验):
1看:有没有对称性湿疹;
2问:是不是超过6个月,有没有个人/家族特应性疾病史;
3化验:总IgE水平(升高)、特异性IgE(过敏原,2级)、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
「」规则:
2个以上系统受累:如皮肤+气道,皮肤+血液,皮肤+眼睛(结膜炎);
2个以上家庭成员:除患者本人外,亲属中有1人以上有特应性疾病;6个月以上病程。
AD的诊断是过程性诊断、累积性诊断
AD是综合征,其发病年龄、皮炎表现、其他器官受累及其顺序、实验室检查、严重性等差异很大,详细的问诊、体检和必要的化验有助于AD的诊断。
AD的诊断是「过程性诊断」、「累积性诊断」。如患者三年前有过敏性哮喘,如今患有湿疹,诊断时要把三年前的哮喘和现有的湿疹结合起来,这就是过程性的诊断。
AD是常见慢性瘙痒性皮肤病,对患者生活质量有严重影响;医生诊断时要仔细询问,仔细检查,透过现象看本质。「中国标准」不仅可以诊断典型的AD,对于不典型的AD同样可以诊断。如神经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痒疹、唇炎、肛门/阴囊湿疹、紫癜样皮炎、虫咬过度反应等完全诊断为其他类型的皮炎,若运用中国标准,其中的一些患者可以诊断为AD。
AD的治疗原则
AD治疗的目的是缓解或消除临床症状,消除诱发和(或)加重因素,减少和预防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了达到良好的疗效,医患要有了良好的沟通,根据病情采用分级治疗的原则。
在治疗中要注意患者教育(衣食住行洗等方面)、注意说服患者外用好激素药膏(激素药膏是最好的药,用好了不会有副作用),还要用好抗组胺药(止痒效果差时增加2-4倍剂量往往会增加疗效),有渗出时加用抗菌药物,严重患者可使用系统激素或免疫抑制剂。
疾病缓解期注意维持治疗,如每周2-3次外用中弱效激素药膏或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需要注意的是,成人特应性皮炎与饮食关系不大,一般不需要忌口,患者应少食辛辣和节制饮酒。
总结
免疫和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是皮肤科最常见的疾病,随着近年来免疫和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新的发病机制及诊疗理念等不断涌现,该领域已成为皮肤科专业最活跃的学术领域之一。
此外,特应性皮炎「中国标准」的提出及其特异性和敏感性经历了不断的检验,使「中国标准」越来越多的被国内外医学工作者接纳和认可。
本文内容来自张建中教授在北京大学特应性皮炎与免疫性皮肤病高峰论坛讲座的整理
编辑|刘跃
文章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