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合适的、舒服的鞋对宝宝有多重要?
我们先来看看给宝宝穿错鞋子可能造成的后果:
鞋子小了,宝宝的脚趾挤压在狭窄的空间里,会引发甲沟炎、脚趾外翻。
鞋子大了则容易影响宝宝的活动敏捷性和走路姿势。
就连鞋垫不合适,都会增加孩子患扁平足和高足弓的风险!
虽然鞋子对宝宝影响很大,但是为宝宝选鞋确实并非易事,稍不留神,就会对宝宝造成伤害!
这里菌菌整理了两个给宝宝选鞋的小技巧,妈妈们赶快马住!
1
给宝宝选鞋,需要分阶段!
不同年龄段的宝宝对鞋子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一般我们按照学步期(约9~24月龄)和稳步期(约24月龄后)两个阶段给宝宝选鞋。
学步前(约9月龄前)的宝宝无需穿鞋,但宝宝大动作发育能够自己扶站后,就要把鞋安排上!
◆学步期(约9~24月龄)
学步初期(约9~15月龄)的宝宝都是在家里活动,光脚丫还是首选,宝宝脚底对地面的感知可以帮助孩子更好的学习协调与平衡。
如果觉得天太凉不适合打赤脚,也可以选择宽松的学步袜。
最好选择带有抓地防滑功能的袜子,同时还要注意有没有多余的线头勒住宝宝的脚。
而学步初期到熟练期(约12到24月龄)的宝宝,就已经要开始室外活动了。
给这个时期的宝宝挑选鞋子,家长们可以参照下面的步骤。
◆稳步期(约24月龄后)
宝宝走得越来越熟练,室外活动的时间也增多起来,小脚丫需要更多保护,这时就可以考虑给宝宝穿儿童鞋了。
稳步期的宝宝挑选鞋子则可以参照下面的步骤。
2
买鞋准则:选对不选贵!
市面上的鞋子价格差异巨大,也有品牌打着各种“学步机能鞋”的幌子抬高鞋子价格。
但菌菌建议,为宝宝买鞋,要选对不选贵!
◆面料透气
宝宝脚上汗腺密集,很容易出汗,所以鞋的材料一定要安全透气,避免滋生真菌,导致脚气。
◆鞋头宽敞包头
宝宝脚指头呈扇形,走路时容易磕磕碰碰,因此鞋头要足够宽敞,保证足够的活动空间。
还要有包头,保护宝宝的脚趾。
◆鞋底厚度合理
宝宝年龄越小,鞋底也要越薄,尽量让宝宝足部更好地探索地面。
◆鞋后沿加海绵软口
宝宝足部软骨比较多,所以鞋后沿需要有一定厚度的海绵软口,保护宝宝小脚。
◆优选魔术贴设计的鞋子
魔术贴设计的鞋子可以根据宝宝脚背大小调节松紧,还可以避免有鞋带绊倒宝宝。
◆材料安全无异味
宝宝鞋子的材料必须是安全,无*无害的,必须选择无任何刺鼻味道的鞋子。
满足这些要求之后,还需要判断宝宝的鞋大小是否合适。
合适宝宝的鞋,是在宝宝穿上鞋后,里面大约还有8~10毫米空间,大约是妈妈小拇指的厚度,妈妈可以用手指放进去感受一下。
另外,洞洞鞋、高跟鞋、“会叫的鞋”、太大或太小的鞋、高筒皮靴,这些鞋子菌菌不建议给宝宝穿!
买鞋后还应该注意:
●如果发现宝宝小脚丫有磨损或红肿时,可能说明鞋子不合脚,建议立马给宝宝脱下或换掉。
●宝宝的小脚丫长得很快,当发现宝宝穿脱鞋子困难时,就该考虑换掉了,建议每2~3个月测量一次小脚丫。
责编:王静医学审核:薛晓芬图片/视频来源:网络/宝宝呵护漫画组,侵删原创文章,请勿转载,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