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总会有一些这样那样的习惯,是在不知不觉中养成的。比如吃饭前先烫一下碗筷,眼睛累了就点一下眼药水……你有没有想过这些习惯是否正确?又或者是不是无用功呢?今天小雅就来讲讲这8个“没必要”,带你避开误区,省去麻烦。
1.没必要开水烫餐具消毒
去餐厅吃饭你是否有这种习惯:用开水把所有的餐具都烫一下,想要消毒灭菌。但实际上,要想高温消毒,除了温度要够高,时间还得够长。要想达到杀菌的效果,需要把餐具放到沸腾的水里煮个几十分钟,而这是我们作为食客很难去做到的。所以比起烫餐具,选择干净卫生的餐厅吃饭可能更靠谱。
2.没必要“洗洗更健康”
“洗洗更健康”这句广告词确实是深入人心,但实际上频繁清洗私处并不是件健康的事。总是用洗护用品清洗私处,很可能破坏私处环境的稳定,削弱私处本身的自净功能,反而更容易生病。一般来说,女性每天用清水清洁私处就可以了。
3.没必要频繁洗脸
出汗多了洗把脸,不清醒的时候洗把脸……频繁洗脸可能一时之间你会觉得很爽,但实际上会影响甚至破坏皮肤表面的脂质层。那么结果会怎样呢?脂质层是有助于保持皮肤水分的,如果受到破坏,你会觉得皮肤越来越干燥。当然啦,脸还是要洗的,只是没必要洗得太频繁,洗完脸后做好护肤工作也很重要哦!
4.没必要用强力去角质洁面产品
清洁护肤永远都不是花的钱越多越好。我们经常听到有人宣传,强力去角质的洁面产品可以让你变得又白又美又漂亮,仿佛把不干净的、丑陋的东西全和角质一起去掉了。但实际上,这样做最大的可能是破坏皮肤的角质层,导致皮肤越来越敏感,时常发红、感觉到痒。其实选择适合自己肤质的洁面产品就可以了,不要过度地去追求“深度清洁”。
5.没必要清宿便排毒
首先,不要因为一天没排便就给自己太大的心理负担。实际医学上并没有“宿便”这种说法,每个人的排便次数是可以不一样的,一天3次到一周3次都算正常的。其次,肠子有菌群、各种黏液、消化后的食物等等,虽然它里面的东西确实很多,但是没有“肠毒”。所以我们既不需要清宿便,也不需要排肠毒。
6.没必要洗澡时使劲搓泥
洗澡“搓泥”的这个“泥”,主要是脱落的皮肤碎屑、灰尘和汗等,适当地搓些下来是好的。但如果搓得太使劲了,皮肤都搓红了,甚至都感觉到疼了,就很有可能破坏了皮肤本身的保护屏障,导致皮肤变得敏感,感觉又干又痒。
7.没必要把脚趾甲剪太短
剪脚趾甲是一件有些费力的事情,所以有些人就想一次性剪多一点,省得一下子又长长了。但是,如果脚趾甲剪得太短,指甲就会往两侧的肉里钻,导致甲沟炎,这可是很痛很难受的哦,严重的话甚至会出现感染、化脓。所以,脚趾甲最好剪到和指尖齐平就差不多啦。
8.普通人没必要常用眼药水
大家普遍会把眼药水和保护视力、缓解疲劳联系在一起。但实际上,想要保护视力,最好的方法就是让眼睛休息,眼药水最好别乱用。特别是一些打着“去红血丝”招牌的眼药水,过度使用的话可能会造成瞳孔散大、血管粗大的问题,产生依赖性,严重的话甚至会引发眼病。
当然了,有些习惯如果无伤大雅,就喜欢怎样就怎样吧,毕竟生活不易,何必再给自己那么多束缚呢?不过当习惯影响到人的健康的时候,就一定要慎重改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