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刺,专业点的称呼是“甲周倒刺”,想必大家对它并不陌生,跟大伤口比起来,手指上的倒刺显得不起眼,但是拔倒刺时,顺着倒刺方向的皮肤被撕裂的痛苦却是刻骨铭心的。因此,为了拔倒刺事件不再发生,阻止它长出来是非常有必要的,关于长倒刺,民间有传说,是缺乏维生素B6和维生素C引起的,事实真的如此吗?
长倒刺很常见,但是引起它的原因,与任何的维生素没有直接的关系,一般是由于物理摩擦和频繁洗手导致的。
长倒刺一般被认为是缺乏维生素C不少人出现嘴唇干裂等皮肤问题时,会被告知是缺乏了维生素,但是长倒刺并不是缺乏维生素引起的,可以假想一下:手上长出了倒刺,而皮肤环境相似的脚趾上却没有长;按量补充维生素、水果、蔬菜,倒刺却还是照长不误;此外,由维生素缺乏引起的皮肤问题,往往身体其他的一些现象会伴随出现,如:缺乏维生素A会伴随夜盲、结膜等视力异常的问题;缺乏B族维生素会引起神经系统异常。
一般的甲周倒刺,并没有伴随那么严重的问题,是手指这边长出来的,虽然甲周倒刺看起来是个小事情,但是,拔倒刺却不是小事,这是因为倒刺长出来的原因非常不一般。
拔倒刺,会造成皮肤撕裂倒刺一般长在指甲的周围,这是因为指甲周围的皮肤跟手部的其他皮肤不太一样,这部分皮肤非常光滑,缺乏毛囊,也没有皮脂腺,又比手指、脚趾其他地方的皮肤要薄,当我们经常洗手、洗衣服的时候,保护皮肤的皮脂就会清理掉,没有皮脂腺的这部分皮肤的角质层就会变得非常干燥,造成皮肉的分离,因而形成倒刺。
长出来的倒刺,跟手部的其他皮肤相连,在磕磕碰碰中难免会撕裂连接的皮肤,每碰一次这些伤口,就会形成断断续续被针扎的痛感,因此,拔掉、咬掉手上这些“小皮刺”成为不少人长出倒刺后的首当其冲的“任务”,不过,拔掉之后,或许会承受手部其他皮肤的更大的撕裂面积,带来瞬间“锥心”的痛,还有很大的可能会承受这些风险:1、皮肤撕裂,形成伤口,造成皮肤感染;2、感染的皮肤,轻则是红肿疼痛,重则导致甲沟炎,或许会造成皮下发脓,这个时候处理这些,存在指甲整个拔除,进行皮肤清洗、消毒;3、容易为细菌入侵身体提供康庄大道,造成更严重的后果等。
因此,倒刺的处理要小心且恰当,目前最合适的便是使用消过毒的、锋利的指甲刀从倒刺的根部齐整地剪下;
洗手后,使用护手霜可以减少长倒刺而引起手上长倒刺的原因是手上的皮脂在过度清洗、摩擦中被清理掉,为了预防角质层长出倒刺,一来可以在清洗衣服的时候使用手套,避免皮脂被清理掉,二来可以在洗手后,使用护手霜,让指甲周围的皮肤能够得到锁住水分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