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提到甲沟炎,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若出现甲沟炎,长期得不到有效调整,就会让人感觉“肉疼”。
因为指甲往肉里“钻”,那个滋味可不好受,只会让人越来越痛苦。有些人可能还在想象甲沟炎,如果有一天能自己好转就行了,但这种想法是不可能实现的。
什么是甲沟炎?
甲沟炎一般指甲沟炎和甲下脓肿,指甲除游离缘外,其余三边均与皮肤皱褶相接,连接部形成沟状,称为甲沟。
甲沟炎即在甲沟部位发生的感染。甲下脓肿即指甲与甲床间的感染。两者可相互转化或同时存在。
平时不注意这4点,小心甲沟炎找上你
1、不良的剪指甲习惯
剪指甲虽然是一个很平常的事情,但是很多人剪了好几十年方法却是不正确的。
有的人贪图方便,习惯把指甲剪得很短,贴着肉剪,让指甲两侧的软组织没有了指甲的覆盖而不停地往上生长,指甲长长后就会长进软组织里,导致甲沟炎的发生。
有的人喜欢把指甲的边角剪成圆形,把甲角修剪后会形成新的甲角,甲角越修剪越容易向内卷曲,很容易引发甲沟炎。
2、穿尖头或者不合脚的鞋子
日常有些人为了显脚小,尤其是女性朋友,会选择不合脚或者尖角鞋子,然而长时间下去的话会挤压脚趾,让脚趾甲嵌入到让肉里面,引起甲沟炎。
另外也不能把指甲直接当做工具,这样会对指甲以及指甲周围的皮肤带来损伤,从而诱发甲沟炎。
3、经常浸泡在水里
日常有些人的工作环境是十分潮湿的,经常需要将手脚浸泡在水里,例如渔民、清洁工人等等。
指甲或者趾甲长期浸泡在水里,会让甲皱裂变得松软,软组织与甲之间的间隙变大。这就给细菌提供了可乘之机,细菌侵犯指甲,时间长了就容易得甲沟炎。
脚趾甲总往肉里“钻”,一碰还疼?学会这几招,或能缓解甲沟炎
勤洗脚
想要预防甲沟炎,最主要的就是要注意个人卫生,现在的人们越来越注重自己的卫生习惯了,而勤洗脚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习惯。
经常洗脚可以清除脚上残留的细菌以及异味,并且也有利于更加及时的发现指甲的长度,可以及时修剪,避免甲沟炎。
正确修剪指甲
日常有很多人在平时修建指甲的时候,方法不是特别正确,容易蛮力修剪,或者修剪过深过短。在修剪指甲之前,我们应用温水浸泡一下,使指甲软化,然后用指甲剪修剪。
最好从中间先开始修剪,这样容易把握修剪的长度,然后修剪两侧指甲,剪成圆弧形状,可以避免周围软组织的过度生长,引发甲沟炎。
结语:甲沟炎很常见,得上很麻烦,因此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并及时治疗。以上就是关于甲沟炎的症状和预防措施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给您一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