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药其实已经用了很多年了,例如年上市的利妥昔单抗,年上市的曲妥珠单抗,年上市的伊马替尼,也就是格列卫,还有03年上市的吉非替尼等等。
最近几年,许多新的靶向药物被研发出来,在临床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得靶向治疗得到了极大的推广,逐步成为了一种常规的治疗方式。
但是在临床应用中,靶向治疗的一些缺点也逐渐暴露出来,就如同化疗一样,虽然能够对肿瘤起到治疗作用,但是对身体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许多人就希望能够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来弥补靶向药的缺点,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那么想要了解中药和靶向药配合的治疗方案,就要先明白靶向药是怎么回事。
靶向治疗的原理
肿瘤可以认为是一种基因病,正常的细胞在某些致瘤因素的影响下,基因发生了改变,失去了对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异常增生。
而靶向治疗是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的治疗方式,该位点可以是肿瘤细胞内部的一个蛋白分子,也可以是一个基因片段。当靶向药物进入人体后会与致癌位点发生作用,促使肿瘤细胞死亡,而不会波及周围的正常细胞。
在理论上,靶向治疗是一种近乎完美的肿瘤治疗方式,仅针对肿瘤细胞,不影响正常细胞,是高效安全的治疗方式。但是在临床应用中我们发现,理论和现实还是有差距的。
靶向治疗的不足
靶向治疗的不足主要有三个方面,有效性、副作用以及耐药性。
1、有效性
首先,治疗药物的缺少。目前的靶向药虽然看似种类繁多,但是也仅能针对已知的一些治疗位点,还有许多肿瘤缺乏相应的治疗药物。比如在肺癌的治疗中,腺癌的靶向治疗药物有很多种,鳞癌的靶向治疗药物却很少。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会有更多的药物被开发出来,这种不足会逐步被弥补。
其次,用药之后的有效性。很多肿瘤患者都做过基因检测,想要应用靶向治疗基本都要进行基因检测,这是一种指导性的检测手段。但是有一些患者在检查出敏感的药物之后,用药效果却不是很理想。这种情况在临床上确实存在,因为肿瘤的产生原因和病理过程很复杂,有某种基因突变并不代表一定对相应的治疗药物敏感。每个人的体质也有不同,在应用同一种药物治疗的时候,每个人的反应都有区别。但是在临床上,多数人通过基因检测结果指导用药是可以得到良好效果的。
2、副作用
理论上靶向药并不会影响正常细胞,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发现,靶向治疗药物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主要包括消化道症状、皮肤黏膜反应、肝肾损伤等。
不同的靶向药物所造成的的副作用略有不同,不同体质的人应用同一种药物,其症状反应也会有不同,其中常见的症状有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口腔炎、甲沟炎等等。
总体来说,靶向治疗的副作用要比放化疗要小,但是也有个别的患者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例如有的患者服药后血小板迅速降低到危险水平,有的患者会有严重的过敏反应,有的会出现急性肝损伤等等。
3、耐药性
很多肿瘤患者都经历过靶向药的耐药,靶向药在杀灭肿瘤细胞,肿瘤细胞也在逃避靶向药的杀伤。经过多重治疗之后,残存下来的肿瘤细胞通常会有较强的耐药性,因此越到晚期的肿瘤,耐药性越强,所能应用的治疗方式也越少。
一般靶向治疗起效,需要至少2-3个月的时间来进行评估,因此一旦产生耐药性,不仅影响疗效,也会耽误治疗时间,从而使得最终治疗效果下降。
但是现在可以通过联合用药的方式来降低耐药发生的可能,比如化疗联合靶向治疗,不仅有效性高,治疗效果好,也不容易发生耐药。此外还有免疫治疗联合靶向治疗,中药联合靶向治疗等,都可以更好地发挥靶向治疗的作用。
中药联合靶向治疗
中西医结合可以弥补靶向治疗的一些缺点,让靶向治疗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中药配合靶向治疗的目的在于减毒增效,预防耐药。常用的治法包括益气健脾,解毒散结,养阴清热,疏肝和胃等。
靶向治疗常见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腹泻、皮疹等,都可以通过中药治疗得到减轻。
中药治疗在减轻毒副作用的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靶向药物的有效性,使得靶向药的可应用范围增大。
并且中药治疗通过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可以有效延缓耐药的产生,使患者长久获益。
启示
经过多年的研究以及临床试验发现,在肿瘤的治疗之中,单纯性的治疗方式作用有限,往往不能兼顾,使得肿瘤难以控制。而采用综合治疗可以兼顾多个方面,能够更有效的控制肿瘤,并保证患者的身体状况,从而获得更好的疗效,更长的生存期和更高的生存质量。
综合治疗是未来肿瘤治疗的发展趋势,中药配合靶向药物的研究,也正是这种趋势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