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5/3/15 18:29:00
婴儿给人一种什么感觉?肯定是能力比较弱的,自理能力十分有限的。所以,很多家长都觉得,婴儿是没有能力对自己造成伤害的。但是,往往持有这种观念的家长,总会在以后感到后悔。润润妈妈在有了润润之后,非常喜欢这个可爱的小宝宝,看到润润那种无力自理的样子,内心总是充满了想要呵护备至的念头。所以,润润妈妈在各方面照顾得都比较周全,在育儿道路上遇到问题的时候,也经常会立即向有经验的朋友咨询。可以说,为了润润的成长健康,润润妈妈简直费劲了心思。在最初的时候,其实润润生活的还是比较惬意,妈妈为润润准备了很多新生儿需要的东西,并且为润润创建了优质的室内生活环境。所以,润润在最初的一个月间,一直都是发育得十分良好的。但是,当润润两个月的时候,润润妈妈却在有一天发现,润润的脸似乎被什么东西划破了,这让润润妈妈十分的担心。之后,润润妈妈将润润的被褥、衣物、玩具等都检查的详详细细,却并没有发现什么“危险品”,正当润润妈妈正在质疑到底是什么划伤润润的时候,却发现,一旁的润润在用手抓自己的脸。其实,润润抓自己的小脸这种动作,是比较常见的动作,妈妈在平时也见过,但是这次似乎有些不同,妈妈发现润润在抓过自己的脸之后,竟然抓出了划痕,于是润润妈妈赶紧查看润润的手中是不是握着什么“凶器”,但是将宝宝的手掰开之后,却发现,宝宝的手中什么都没有。到底是什么将宝宝的脸再次划伤呢?正当润润妈妈疑惑的时候,突然感觉润润同手紧抓自己手背的时候,传来一阵轻微的痛感,于是润润妈妈赶紧查看,却发现,润润的手指甲不知不觉已经长得比较长了。原来,导致宝宝的脸部被划伤的罪魁祸首,就是润润自己的手指甲。宝宝在刚出生的时候,指甲还未完全发育,所以新生儿本身的指甲是较难对自己的皮肤造成伤害的。但是,当宝宝进入婴儿期的时候,自己的指甲逐渐的发育成型,无论是硬度还是长度都达到了能够对自身皮肤造成威胁的程度,而宝宝在该年龄段最喜欢做的事情之一,就是使用自己的小手来感受任何触碰到的事物,经常会做出一些抓挠以及紧握的动作。如果这个动作发生在宝宝的脸部或是身体的其他部位,就可能会出现自己将自己抓伤的情况。在育儿的道路上,家长因为经验欠缺而发生的失败案例其实经常发生。所以,当家长出现这样的失败之后,首先需要做的并不是无尽的自责,而是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指甲具备“攻击力”的年龄段其实,之所以会发生宝宝自己抓伤自己的情况,并不全是家长的问题。宝宝在最初出生的时候,本身指甲的发育情况是不完整的,这时候的指甲无论在硬度、强度、长度等方面,都是非常弱的,所以根本不具有任何的安全威胁性,而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宝宝的指甲护理经常会被家长们忽视,自然而然的认为宝宝的指甲是一个不具备“攻击力”的部位。但是,当宝宝满月之后,其本身的指甲发育情况就开始趋于完善了。有些宝宝在过完满月之后,指甲就具备了一定的“破坏力”,其硬度以及长度已经能够抓伤宝宝自身过于纤薄的皮肤了。而这个时候,也正是宝宝喜欢“发挥动手能力”的年龄段,所以就会非常容易抓伤自己的。也就是说,宝宝的指甲最早具备“攻击力”的年龄段,可能从宝宝第二个月就出现了。而根据宝宝不同的发育情况、日常习惯养成以及家长的护理情况等,宝宝停止抓伤自己行为的时间段跨度就较大了,有的宝宝半岁就不会发生抓伤自己的行为了,然而有的宝宝在几乎快到一岁的时候还会发生抓伤自己的行为,这其实和家长平时对宝宝习惯的培养以及护理措施有很大的关系。父母如何做好指甲护理不让宝宝抓伤自己那么,在这个年龄段之内,家长应该如何做好指甲的日常护理,让宝宝不再抓伤自己呢?*定期检查、修剪宝宝的指甲一般来说,在新生儿时期,宝宝本身的指甲是不需要进行修剪的,因为这时候宝宝的指甲生长态势并不是十分的高昂,发育范围仅限在甲床范围内,并不会因为过长而导致抓伤自己的情况发生,所以通常在新生儿时期,是不用剪指甲的。但是,家长也应该不间断注意宝宝的指甲生长状态,毕竟每个宝宝的生长情况不同,宝宝的指甲生长情况也不是完全相同的。当宝宝度过新生儿时期,来到婴儿期(满月后)之后,家长就需要定期检查宝宝的指甲长度了。一般来说,身体发育正常的宝宝,通常一周剪一次指甲即可,始终保持宝宝的指甲在一个不会抓伤自己范围就行了。不过,因为宝宝的指甲较为脆弱,有时候可能会出现一些开裂等情况,而家长发现宝宝指甲开裂的时候,如果没有到甲床,那么就需要马上进行修剪,避免裂痕延续到甲床部位。如果宝宝的指甲裂痕已经开裂至甲床部位,但是并没有深入甲床,那么可以对宝宝的指甲进行修剪并保护的护理,避免宝宝再次伤到指甲,一般过一两天,裂痕位置就会自己长出甲床位置,不会形成严重的指甲发育影响。但是,如果宝宝的指甲开裂程度较重,已经深入到甲床部位,那么家长一定要及时就医问诊,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来护理宝宝的断甲吗,避免宝宝指甲发生生长异常、感染或其他情况。*修剪宝宝指甲要严谨很多人会觉得,剪指甲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真的吗?可能给自己剪指甲很简单、很随意,但是给宝宝剪指甲的时候,一定要谨慎。①修剪之前,要注意让宝宝保持一个舒适且安静的状态。毕竟在剪指甲的时候,如果宝宝不配合,一直乱动的话,可能会增加修剪指甲的难度,有时候甚至会发生“误伤”事件等。②在修剪指甲的时候,家长要注意紧握宝宝的单根手指,达到完全的固定状态,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失误的情况出现。③指甲的修剪程度,一定要注意,不要太深,也不要太浅。太深的话很有可能会伤及甲床,而太浅的话会造成长度过长。④指甲的修剪形状也要注意。很多人剪指甲的时候,喜欢剪得“一般齐”、“一样平”,其实这样是不对的。在剪指甲的时候,尽量将宝宝的指甲剪成圆弧状态,并且边缘位置不必修剪过深。如果剪指甲剪得太平,那么有可能会在指甲边缘形成锐角,从而导致指甲变成“利器”,可能会伤及宝宝。如果指甲边缘剪得过深,可能会导致指甲嵌入手指肌肉,造成甲沟炎等疾病。⑤当剪完之后,家长不要认为到此为止了,最后还需要对宝宝的指甲缝进行污垢清理,因为很多时候,宝宝使用指甲会挤入指甲很多的灰尘等污染物。*修剪宝宝指甲的注意事项①给宝宝剪指甲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使用安全指甲剪。安全指甲剪,主要作用是防止宝宝被剪下来的指甲乱飞,“误伤”宝宝。另外,不要和大人互用指甲剪,也不要使用那些剪刀头较为异形和尖锐的指甲剪,避免发生生物污染和误伤。②剪指甲的动作要快、准、柔,因为长时间限制宝宝的自由的话,可能会激发宝宝严重的不适感,增加剪指甲的难度。*误伤之后的护理通常情况下,作为家长,在给宝宝进行指甲护理的时候,都是十分小心的。但是,也不排除一些家长较为粗心,或是因为状态等原因而误伤宝宝。那么,在发生误伤的时候,家长应该如何做呢?如果误伤情况极为轻微,例如仅仅将宝宝的表皮层误伤,没有伤及皮下组织,没有发生流血等情况,那么可以进行初步的碘伏消毒之后,进行短时间的包裹保护。一般情况下,这种误伤并不会对宝宝的发育、日常活动等产生影响,所以可以不必送医。但是,如果误伤的情况较重,伤口深及皮肤下面,出现流血的情况,甚至伤到甲床,那么最好在做简单的初期处理(用沾有碘伏消毒液进行消毒之后,再用消毒棉压制伤口,以起到止血和局部保护的作用)之后,随即送医检查。虽说一般来说宝宝的受伤情况都不会对宝宝的指甲生长造成影响,但是但凡宝宝出现这种伤势,最好还是让专业的医生进行检查,并提出治疗意见,以达到万无一失,确保宝宝的指甲不会因为误伤而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