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沟炎专科治疗医院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脱发面部长毛靶向抗肿瘤药物损害皮肤
TUhjnbcbe - 2020/12/23 17:13:00
补骨脂注射液副作用         http://pf.39.net/bdfyy/bdfyc/150505/4618875.html

肿瘤的靶向治疗全称为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治疗,顾名思义,就是使合适的抗癌药物瞄准肿瘤细胞上的分子靶点,精准攻击,实行杀伤癌细胞的特异性治疗。

靶向治疗的靶点

靶向治疗的靶点是一些对癌细胞生存繁衍起重要作用的特定的蛋白分子、基因或通路,可能是一个,也有可能是多个。靶向药物就是针对这些靶点,对肿瘤细胞本身或其诱导的微环境进行特异性干预,使癌细胞死亡或失去功能。目前,靶向药物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作用于肿瘤细胞细胞内的重要的信号转导通路,另一种是作用于肿瘤细胞耐以生存的肿瘤微环境。

随着年第一个靶向药物Rituximab批准用于对化疗抵抗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近二十多年来,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在肿瘤治疗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临床对于恶性肿瘤的诊治正逐渐向高效的个体化模式发展。

靶向抗肿瘤药物这种“神奇的特效药”会对患者产生副作用吗?比如皮肤损害。。。

根据药物作用靶点不同,靶向抗肿瘤药物具体可分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inhibitors,EGFRIs)、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kinaseinhibitors,TKIs)、BRAF抑制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

不同靶向药物所致皮肤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临床表现迥异。EGFRIs的生物效应包括抑制角化细胞的分化、增殖和存活及细胞的过早分化和凋亡,导致白细胞聚集并引起组织破坏和炎症,皮肤*性是EGFR抑制剂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发生率约为79%~88%,多表现为痤疮样皮疹、皮肤干燥瘙痒或甲沟炎。

虽然靶向药物治疗对机体正常组织的*副作用小于一些其他药物,但这种治疗方法引起的不良症状不可忽视。各类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的不良临床表现有如下几种:

1、皮肤损害

丘疹-脓疱疹

2、毛发、指甲损害

甲沟炎

3、色素异常

色素痣

4、粘膜损害:口干症等

临床上会依据皮肤等受损的轻重程度,进行对症下药,保证患者在接受抗肿瘤药物治疗的同时提高其生活质量。

治疗·措施

在治疗前需告知患者,做好日常护理对皮肤进行防护,经常使用润肤乳使皮肤保湿,避免热水等物质刺激皮肤,饮食上戒烟、戒酒,穿着纯棉宽松衣物等。

在治疗后,靶向药物引起的皮肤不良反应分为轻中度和重度。轻中度患者无需停药,对症下药即可。如轻中度皮肤瘙痒患者,外用止痒剂,口服加巴喷丁等药物;轻中度皮肤损伤患者,外用抗菌药等;轻中度角质增生性皮肤损害可采取激光等措施去除角质增生。

抗肿瘤药物引起的毛发损害,如脱发症状,可外用米诺地尔溶液涂抹;面部多毛等影响外观的症状,可采用激光脱毛技术。

另外,对于治疗后出现重度不良反应的患者,需立即停药,医院进行治疗。

总的来说,靶向药物引起皮肤损害很常见,不必过度紧张,但在治疗前应告知患者做好日常皮肤护理可较好避免皮肤受损。抗肿瘤药物引起的皮肤损伤多为轻中度,对症处理即可,无需停药。此外,有研究发现,部分皮肤损害的出现与抗肿瘤疗效呈正相关,因此皮损程度可作为临床上判断疗效的一个标志。

最后,对于靶向药物治疗,临床医师起到关键作用,他们应熟悉常见的皮肤不良反应,加强对患者皮肤的护理,及时进行诊断与治疗,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提高抗肿瘤治疗的疗效。

(图片来源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脱发面部长毛靶向抗肿瘤药物损害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