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上的倒刺怎么长出来的?
倒刺的学名称为“逆剥”,是长在手指甲下方的一条小皮刺。指甲周围的皮肤与其他部位的皮肤不同,这部分皮肤缺乏毛囊,没有皮纹和皮脂腺,十分薄,当手部皮肤干燥时,角质层更会产生裂纹,形成倒刺。秋冬季天气干燥,角质层裂纹加重,更容易形成倒刺。此外,过多使用刺激性用品如洗洁精、肥皂等,或手部频繁接触摩擦,如做家务、干农活、打球等,也可能会引发倒刺生长。很多家长发现,小宝宝的手指似乎更容易生倒刺,认为这是体内缺乏维生素的表现。其实不然,宝宝手指之所以更容易长倒刺,除了皮肤干燥外,还跟宝宝爱用手触摸摩擦、爱啃手指的习惯有关。手上长倒刺怎么办?
别用手撕!别用牙咬!轻微的会导致皮肤破损、红肿胀痛严重的会诱发甲沟炎、皮下脓肿、甲下脓肿更严重的可能引发脓*血症、败血症、骨髓炎!曾经就有人因为撕倒刺搞到不得不截肢!正确的处理方法:
1、将手放在温水里面浸泡5分钟左右,让皮肤的角质层软化;2、用消*剪刀或指甲剪,从倒刺的根部剪掉;3、最后再涂抹润肤露保持手部湿润。不过,要想不被倒刺骚扰,还得从预防做起!1、注重手部护理
在干燥的秋冬季节,要经常使用护手霜,多用一点尿素维生素e霜之类的保湿霜。对于物理摩擦和不可避免的过多洗手,应当在洗手后即刻涂抹护手霜,以保护角质层。2、避免长时间直接接触碱性用品
做家务时少用肥皂、洗洁精一类的碱性用品。如果无法避免,可以带上乳胶手套,以减少对皮肤的直接接触。来源:江苏Women+综合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