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沟炎专科治疗医院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糖尿病和高血压病人怎样安全过冬
TUhjnbcbe - 2020/6/4 17:11:00
全国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糖尿病与季节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糖尿病患者每至寒冷的冬季病情就会加重,甚至血压升高、冠心病复发;而每到天气暖和的春夏之季病情则会好转,血糖、血压平稳、这是什么原因呢?

寒冷的冬天,人体受寒冷刺激后,使机体气血阴阳的平衡失调,心脑血管挛缩,从而导致中老年人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等多种疾病高发,如果调护不当,往往引起严重的脑卒中及心肌缺血事件。

冬季寒冷时,人体要抵御冷空气的侵袭,机体会引起很多激素的释放。如:甲状腺激素、儿茶酚胺、肾上腺素等,这些激素与胰岛素有抵抗作用,造成胰岛素犹如孤*作战、敌众我寡,所以血糖升高,波动增大,原本剂量的降糖药已不能控制血糖达标。

冬季心脑血管病高发的原因

1、冬天血管遇冷收缩,特别是毛细血管收缩后循环阻力增加,心脏负荷加重,会引起血压升高。

2、气候干燥,血液浓缩,血粘度增加,血流速度减慢。3、冬天容易受凉。冬季是感冒、支气管炎、肺部感染多发季节。感染容易导致心血管功能降低,血压波动。4、环境较差。周围环境寒冷,人员交流减少,精神情绪容易低下,影响身体免疫功能,节日期间容易出现过度劳累。5、运动减少。冬天衣服穿得多,运动减少,脂肪容易堆积在皮下与血管内膜。这些疾病发作时,一般常有先兆表现,患者或家人若能认识这些症状,并及时就医,或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预后将大为改观。

五大危险信号

1、头痛:多为持续性钝痛或搏动性胀痛,甚至有炸裂样剧痛。有时伴有恶心或呕吐,早晨多见,起床后会稍微减轻。

2、眩晕:特别不要下蹲后突然站起,有时是一过性的头晕,尤其在突然下蹲或起立时出现。可表现为持续性沉闷不适感,对周围事物失去兴趣并有记忆力下降等现象。3、双耳耳鸣。4、烦躁、心慌或失眠:心情变得急躁,遇事敏感,容易激动。也会出现心悸和失眠。5、肢体麻木:手指、脚趾麻木。糖尿病患者的5个过冬秘诀:

01

控制饮食

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因为冬季体内需要更多热量御寒,所以胃口大开、吃得更多并不适合于糖尿病患者,控制饮食总量是一道警戒线,不能越过,同时要少食多餐,注重高纤维饮食,以利于血糖的下降和大便的通畅。所以,糖尿病患者在冬季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科学的食谱,坚持合理有度的饮食摄入,坚持三大营养均衡的原则。

冬季比较“燥”,容易便秘,便秘时用力排便增加腹压,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甚至危及生命。所以糖尿病患者在冬季除了补水外,还应该注意多吃富含高纤维的食物,比如蔬菜等,尽量避免便秘的发生。

02

注意保暖

感冒往往是糖尿病患者病情加重的祸根。由于天气突然变冷,人的交感神经常常会处于兴奋状态,引起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同时抑制胰岛素分泌,使血糖代谢减慢,血糖水平升高。此外,秋冬季也是糖尿病足的多发季节,所以糖尿病患者在秋冬季应特别注意保暖,防止冻伤;睡前用37-40摄氏度左右的温水泡脚,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注意修剪趾甲,避免甲沟损伤而引起坏疽,选择鞋子应软硬适度,避免过硬、过紧,经常换袜子,保持双脚清洁、干燥。还应穿防滑性较好的鞋子,以防摔跤。

03

合理锻炼

运动强度控制得当,太多或太强的运动,会使血液循环增快,从而引起低血糖症。糖尿病患者一般每天活动两次、每次30分钟,糖尿病患者冬季外出锻炼的时间最好不要选择在清晨起床时,因为这时空气污染较严重,而且此时人体内交感神经兴奋性较高,遇冷空气刺激容易导致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体育锻炼的时间以选择在下午和傍晚较好。运动量不宜过大,持续时间不宜过长,餐前皮下注射胰岛素者,最好腹部注射,尽可能不在腿部注射,避免运动时胰岛素吸收速度过快,以防运动后的低血糖反应。有心肺疾病的糖尿病患者,不可剧烈运动。

04

勤查血糖

自我血糖监测是最基本的评价血糖控制水平的手段,能反映实时血糖水平,评估餐前和餐后高血糖以及生活事件(锻炼、用餐、运动及情绪应激等)和降糖药物对血糖的影响,评价糖尿病治疗效果,及时发现低血糖,有助于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生活方式干预和优化药物干预方案,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冬季更要增加血糖监测的频次,如发现血糖突然异常,医院做全面检查。

05

预防感染

呼吸道、皮肤、尿路感染等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由于气温骤降易造成呼吸道粘膜抵抗力下降,皮肤弹性下降等,糖尿病患者比常人更容易发生各类感染。因此,患者应注意皮肤清洁卫生,如遇皮肤破损、甲沟炎、疖肿、毛囊炎等应及时治疗,同时要坚持早晚及饭后刷牙漱口。

高血压患者的过冬秘诀

1、注意防寒保暖。勤测血压,注意血压波动,避免在低温环境下工作,取暖要适度。正确的冬季取暖方法:室内温度保持在18-25度。

2、有病早治,不能随意停减药物,高血压指南提出的原则是“降压要达标”。高血压患者在冬夏季节血压有所差别,使用降压药的剂量也应有所变化,到了冬天一般不应该按夏天的剂量服用。血压在冬天容易偏高,夏天的剂量显然偏小,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剂量。3、注意饮食调理。高血压是一种生活方式病,冬季天冷,人们饮食习惯大补,食用牛羊狗肉等热性食物,但高血压患者要少食,鱼类可以“首选”,坚持低盐的饮食原则。4、适当进行体育锻炼,锻炼时要注意防寒保暖,避免严寒刺激,以室内锻炼为主,锻炼时间不宜过早,以早晨八九点钟太阳出来后运动为好。5、保持轻松愉快情绪,避免过度紧张。工作1小时最好休息5-10分钟。心情郁怒时,转移注意力。忌情绪激动、暴怒,防止发生脑溢血。调整情绪,平和乐观,睡前娱乐活动要有节制。6、多晒太阳,驱寒抗病,避免外出时间过长。不宜洗浴过勤:冬季老人以4-5天洗浴一次最佳,水不宜太热,洗后最好喝一杯热开水。洗澡时周围血管扩张,突然起立时,血液多储留在下肢及下半身,脑部供血突然减少,会导致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出现跌倒及昏迷,严重者可以发生脑卒中。7、动作缓慢,预防万一。“三个半分钟”:夜间起床时,醒来睁开眼睛后,继续平卧半分钟;再在床上坐半分钟;然后双腿下垂床沿半分钟,最后再下地活动。8、穿戴勿紧、宽松舒适,注意双脚保暖。9、冬天也要多饮水,补足水分,降低血液黏度。

最后,希望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过好每一个冬天!

1
查看完整版本: 糖尿病和高血压病人怎样安全过冬